读者勿以词害义可耳。若白散之用复方更异,不利,进热粥一杯,利不止,进冷粥一杯,是一粥中又寓热泻冷补之二法也。
少阴之表,名曰太阳,太阳根起于至阴,名曰阴中之阳,故太阳病当恶寒。夫脉为血府,实由气行,长则气治,短则气病。
无热,指初得病时,不是到底无热。有汗无汗,下利不下利,俱得以葛根主之。
下利有微热,汗出,见中风本症,里症出表,则风从外散,故令自愈。少阴病,得之二三日,口燥咽干者,大承气汤急下之。
盖风中无寒,即是和风,一夹寒邪,中人而病,故得与伤寒相类,亦得以伤寒名之。 如浮、大,动、数、滑脉气之有余者为阳,当知其中有阳胜阴病之机;沉、涩、弱、弦、迟脉气之不足者为阴,当知其中有阴胜阳病之机。
夏感寒邪在心,调中益气汤、射香汤、半夏桂枝甘草汤。汗多则心液虚,心气馁故悸;叉手自冒,则外有所卫,得按则内有所凭,则望之而知其虚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