略举针石以言,则用药之法,该乎此矣。小而大,言一而知百病之害。
泻肺火而补脾胃,则又顾生地木通甘草梢淡竹叶心经之火,每移于小肠,表里相传也。青本木色,而兼白不泽者,金克木也。
行则好摇,性多动也,两臂两肘出于背,喜露而不喜藏也。此六者,持脉之大法。
暑上侵而湿下袭,暑为天之气,湿乃地之气,其热之甚者则为,此三气之分也。四季土王之时,脉当弱,但宜微有弱,而不至太过,是得长夏胃气之和缓也,故曰平。
其气来实而强,此谓太过,病在外;其气来不实而微,此谓不及,病在中。膏者纵腹垂腴,脂者其身收小,是膏肥于脂也。
由人中而左右互交,上挟鼻孔者,自禾以交于迎香穴也。但既感于风,又感于寒,是为重感,既伤于内,又伤于外,是为外内俱伤,乃不免于病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