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明风寒之表,亦有麻、桂症。故必审其症之非少阴,则为太阳烦躁无疑。
脉微缓者,为欲愈也;脉微而恶寒者,此阴阳俱虚,不可更发汗、更吐、更下也;面色反有热色者,未欲解也。当汗不汗,其身必痒。
因所伤之寒邪,随大汗而解,所成之温邪,随大汗而发,焉得无虚?去沫者,止取其清阳发腠理之义也。
如不头项强痛,则烦不属太阳;不往来寒热,则烦不属少阳;不见三阴症,则烦不属三阴矣。心为阳中之太阳。
出太阳则用麻黄为锐师,而督以附子,入阳明则全仗大承气,而不设监制,犹兵家用向导与用本部不同法也。仲景治少阴之里,附子汤中任人参,是补肾液而止汗也。
不发汗,因致衄。问曰∶“脉欲知病愈未愈者,何以别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