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:《本草经》云∶古秤唯有铢两而无分名,今则以十黍为一铢,六铢为一分,四分成一两,又云∶凡方有云分等者,非分两之分,谓诸药斤两多少皆同耳。又曰、表邪不散,陷入于胃,胃中热盛,上乘于心,心为热冒,则神气昏乱,妄有所见而言也。
孙真人曰、乘马夜行,当沐浴更衣,方可近小儿、使不闻马毒气,不然则多天吊急惊也。包藏生气,皆谓生化之气触物然。
阴中伏阳者,期于夏。 好详视所得,宁令水少,多用新布。
若见紧小短涩之类,是阳不足而阴乘之也。一名长平,一名胁廓。
若燥而中心厚1者,土燥水竭,急以咸苦下之。心输第三椎横相去三寸,一名身枢。
然卫气者,能温分肉、充皮肤、肥腠理、司开阖者也。 一曰留饮者,心下痛引缺盆,咳嗽则转甚,言水饮留止胁下,胁下为厥阴少阳专主之地,况少阳之脉由缺盆过季胁,上出肺络,水饮偏阻,生气不达,故吊引缺盆而痛,咳则转甚,此饮之留于胁而征于经络者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