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枝汤本为解肌,若其人脉浮紧发热,汗不出者,不可与也。如太阳伤寒,为表之表,其经行身之后,从头下至足,则头项痛,腰脊强之证见于项背也。
故治无汗发热,不论日数,须善为发汗。外感不语之症有五条,初起恶寒发热,失于发散表汗,不得发越,遂发烦热喘渴,误认里热,误投凉剂。
脉浮发热,口干鼻燥,能食者则衄。 火伤上,阳分热盛,故欲衄;火伤下,阴分受热,故小便难。
余今着《伤寒大白》,比例《金匮》痉病论,先以伤寒、寒热、温热病立论卷首,兼以发、夹食、痉病。凉心火,今热病门,故用此方。
清燥汤气分药也,清气分之燥热,则渴自止。此承上文重亡津液,即大便硬,有下症者,止宜用外导。
例如热病,初起不咳,后致咳,皆因热邪伏于肺胃,要先清其所伏之热邪。此明鼻衄之症,非独太阳之邪,侵入阳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