俟大便通快流行,其病已减,继是二陈东加当归、痢出于积滞。余闻人之一身,筋骨为壮,肝主筋,肾主骨,肝肾气虚,风邪袭之,亦有肢体缓弱之证,然则先散其风而后益之,于此尤当加意。
以口噤介齿,中焦凝滞,寒凉抑遏者不少。 针阳明,刺腕骨、余骨、合谷三穴也。
附子(生)南星(生。 每服五钱,水一钟半,煎至七分,去滓,温服。
伤寒六七日,无大热,其人烦躁者,此为阳去入阴故也。至本门应有之文,又多散见太阳三篇之内,须意会收辑之,以便归纳而分析焉。
附子散伤寒阴证,唇青面黑,身背强痛,四肢厥冷,及诸虚沉寒。 人有七情,病生七气。
气食相凝,多加枳实。荆芥白芷陈皮(去白)麻黄(去节)苍术(各四两)甘草(炙,二两)上咀。